鉴于2022届高三旧教材旧高考的特殊性,为切实增进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效益,历史学科教研组拟聘请即将完成新教材教学的高二教师,精心准备一节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高三复习课。高三高二教师自愿结对,组建新旧教材教学共同体,高三教师选择班级,全程陪同高二教师合力完成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力求走出因近年高考试题大量取材于新教材的教学困境。
本次活动的形式为借班上课,具体安排见下表:
历史学科教研组新旧教材教学共同体高三复习备考研讨课日程表
高三教师 | 高二教师 | 授课班级 | 上课时间 |
张旭阳 | 李卫东 | 高三(1)班 | 5月27日第6节 |
葛海燕 | 金洋洋 | 高三(11)班 | 5月27日第2节 |
胡彤彤 | 杨姗 | 高三(25)班 | 5月27日第3节 |
林佳佳 | 盛刚 | 高三(26)班 | 5月26日第7节 |
教研组经过认真讨论后,对教学活动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1.借班上课的高二教师必须具有至少一届完整的高中学段教学经验;
2.授课内容必须依托新教材文本中的图文信息,指向新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具有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实效性;
3. 结对教师必须共同商讨课题并精心磨课,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设计及课件,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4.本活动必须经该班学生、高三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同意后方可进行;
5.时间为45分钟,建议教师讲述时间不超过30分钟,预留15分钟左右当堂答疑,以便切实解决学生应考中的真问题。
盛刚老师从新旧教材对比的视角,精选切合高考的图文史料,给高三学生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备考复习课。该课从三方面铺开说明:1.梳理时间轴,通过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授学生灵活记忆历史重大事件的时间。2.解读高考试题,分类并举例说明,如分析地图及实物,具有针对性。3.对比新旧教材的封面,通过对新教材封面上“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介绍,引导学生在回答背景及影响之类的题型时,准确找到切入点。盛老师对高三学子备考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金洋洋老师这节课“以面向时代的中国智慧”(选择性必修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为主题。本课主要从两个主题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探索学习,第一个主题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分别介绍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和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成就。第二个主题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同时将新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最后金老师设置了拓展性训练问题:以中国智慧与世界发展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份发言稿,作为本课的课后作业,既检测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更结合了全国乙卷高考第42题开放型试题的特点,实用有效。
杨姗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一《关于隋唐制度的创新》为例,分别以选官用官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为三条主线,把隋唐在制度创造上串联起来,显示出隋唐制度文明的进步。以科举制作为选官用官制度的核心,同时把中国选官用官制度梳理起来;三省六部制作为隋唐中枢制度的核心,为后代制度文明打下基础;经济赋税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内容,把租庸调制与两税法进行对比。其中赋税制度是旧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但是做题却时有交锋,本节课也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补充。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李卫东老师从新高考命题趋势谈认识冲突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以“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为题,通过对典型高考选择题的分析,得出论从史出的结论,依据材料来分析题意,指导同学们在做题时当发现题目材料与教材内容有冲突时应如何应对,比如新教材中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新阐述,对中书门下和政事堂的补充,对胡佛政府时期有限干预的理解等等。高考题的设置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甚至会高于教材,通过李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们打破思维定势,避免照本宣科,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在四位老师上课期间,学生反馈良好,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积极提问,把对新教材的疑虑充分表达出来,减轻了学生对新旧教材不同的担忧。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正所谓“教学相长”,此次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高三复习课也让我们受益良多。新课标新教材,未来的新高考对教师个体和整体的要求都提高了,这也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提升能力,要高于教材理解内涵,从学科整体把握全局,才能设计问题和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历史组定能更上一层楼!